11月27日下午,由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新时代的中国”思政大讲堂在林杏琴会堂举行,校党委书记薛维海开启第一讲。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900多名同学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讲座由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真柱主持。
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薛维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下的区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对策”为主题给师生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他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结合浙江、宁波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情况,针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非公有制经济;二是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与宁波民营经济发展特征、瓶颈与困境;三是如何认识与作为——宁波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创新对策。他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着重分析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从认识层面和方法论层面对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薛书记的讲座,立意高远,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运用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给在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也为学校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施“八支力量上台讲思政课,立足新时代宣讲新思想”拉开了序幕。
以“新时代的中国”思政大讲堂为载体,校领导带头上思政课,这是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学校优化本科生“形势与政策”课的组织运行方式,重点邀请“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师大家和专业课骨干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八支队伍上台讲思政课,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想内涵,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了解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促进青年学生坚定信仰,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