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号 |
姓名 |
学位论文题目 |
发表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 |
卷期号 |
1 |
0912051002 |
袁炜 |
学习动机与学习自主性的相关研究——以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为研究对象 |
英汉符合名词的比较及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
世界家苑 |
2011(9) |
2 |
0912051003 |
张甜甜 |
大学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训练与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培养研究 |
关于大学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训练与自主写作能力培养研究的意义 |
《科技信息》 |
2013(24) |
3 |
0913051021 |
李卓娣 |
民办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个体差异研究 |
隐喻能力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 |
考试周刊 |
2011(13) |
4 |
0913051022 |
丁迎 |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汉翻译中长句重组能力的个体差异研究 |
译文功能理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策略 |
考试周刊 |
2011(10) |
5 |
1011051022 |
吴嘉卉 |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能力发展研究 |
顺应论视角下英汉电影片名互译探讨 |
《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 |
2011(18) |
6 |
1011051025 |
朱琼 |
读者因素对中国学生词汇推理影响的研究 |
英汉身体部位词的隐喻研究——以“Eye(眼)”为例 |
《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 |
2012(12) |
7 |
1011051038 |
王慧 |
目的论视角下的服饰介绍英汉翻译研究 |
认知模式的构建与联系 |
《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 |
2012(9) |
8 |
1111051001 |
雷爽 |
从关联理论看《名利场》中隐喻的汉译 |
从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看庞德汉诗误译的根源 |
现代语文 |
2012(36) |
9 |
1111051002 |
孙午乐 |
主体自洽原则指导下的唐诗隐喻英译研究 |
译者作为解喻者与隐喻者的双重身份解读----以唐诗译者为研究对象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36) |
10 |
1111051003 |
张育 |
口译学员汉英交传过程语境构建障碍的实证研究 |
汉语“月”的隐喻认知系统分析——以古代诗词、成语为例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30) |
11 |
1111051004 |
吕蕾 |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博士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研究 |
视觉动词“SEE”词义变化的认知解析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12) |
12 |
1111051005 |
陈洁 |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和写作策略与写作成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
试论功能对等理论下《格林童话》的翻译 |
现代语文 |
2011(36) |
13 |
1111051006 |
张晓苗 |
英语口语自我修补产生机制的认知阐释 |
基于目的论考察《儒林外史》章回题目英译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15) |
14 |
1111051007 |
蔡洁琼 |
《猫头鹰的孩子》中华裔少女的文化身份建构 |
音乐与诗歌——论兰斯顿·休斯的《夜幕下的布鲁斯》 |
现代语文 |
2013(22) |
15 |
1111051008 |
叶少晖 |
论伊夫林·沃《衰落》的荒诞性 |
《偷窃》的新批评解读 |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
2012(10) |
16 |
1111051009 |
李凌露 |
从文学文体学看乔伊斯《都柏林人》的翻译 |
认知突显与转喻习语——以英汉身体部位习语为例 |
现代语文 |
2012(24) |
17 |
1111051010 |
施春霞 |
《野草在歌唱》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 |
布莱克《老虎》之新批评解读 |
现代语文 |
2012(13) |
18 |
1111051011 |
蒋昕 |
《少年小树的教育》中的生态观 |
析《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与《过沙洲》死亡主题异同 |
《现代语文》 |
2013(22) |
19 |
1111051012 |
倪捷鸣 |
认知识解理论观照下的汉诗英译研究 |
翻译思维观照下的诗歌翻译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21) |
20 |
1111051013 |
胡祖珺 |
《围城》中幽默语英译的概念整合理论解读 |
英语幽默语汉译的概念整合理论解读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24) |
21 |
1111051015 |
陈勇斌 |
英语商务函电语篇实时构建研究 |
歌意象解读的语言认知机制—兼论CDS与CB的互补性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9) |
22 |
1111051016 |
周旺 |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张谷若《无名的裘德》汉译本研究 |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
现代语文 |
2012(12) |
23 |
1111051017 |
陈鑫敏 |
基于框架转换理论的英语言语幽默研究——以《老友记》为例 |
框架语义学对英汉幽默的解读 |
现代语文 |
2012(27) |
24 |
1111051018 |
葛红玲 |
英汉动宾结构词汇化的转喻研究 |
双向优选伦视角下色彩隐喻义习得的母语迁移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36) |
25 |
1111051019 |
樊璠 |
符号学意义理论在英诗汉译中的应用 |
英汉反身代词的约束对比及相关习得分析 |
现代语文 |
2013(15) |
26 |
1111051020 |
潘丽丽 |
中国英语学习者焦点副词习得研究 |
从传播学角度看十七大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1(36) |
27 |
1111051021 |
卢丹丹 |
帝国的衰弱:《海浪》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
身份认同在《魔桶》中的体现 |
现在语文 |
2012(16) |
28 |
1111051022 |
林芳 |
文学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探讨——以张爱玲《金锁记》英译本为例 |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现象 |
现代语文 |
2012(15) |
29 |
1111051023 |
吴晓寒 |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翻译研究 |
旅游翻译的认知过程 |
现代语文 |
2012(21) |
30 |
1111051024 |
李蕾 |
奥斯丁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 |
论凯瑟琳·安·波特《偷窃》的主题及其体现 |
《现代汉语》 |
2012(13) |
31 |
1111051025 |
胡春春 |
基于语境关系适应论的《傲慢与偏见》人物对话分析 |
汉语口语隐喻词汇特点研究 |
现代语文 |
2012(21) |
32 |
1111051026 |
刘婷 |
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的主体间性研究 |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探讨公示语英译 |
现代语文 |
2012(15) |
33 |
1111051027 |
李洁 |
中国学生英语指示代词习得研究 |
语域理论与语篇翻译 |
现代语文 |
2012(15) |
34 |
1111051028 |
王静芳 |
反思性学习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关系研究 |
汉语“被”字句的英译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30) |
35 |
1111051031 |
刘雪丽 |
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汉语词汇磨蚀研究 |
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汉语词汇磨蚀研究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2013(5) |
36 |
1111051032 |
钟永军 |
天主教再思考:戴维·洛奇小说中宗教观的变化 |
翻译策略中辩证统一的归化与异化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3(21) |
37 |
1111051033 |
魏帅萍 |
中国英语学习者空间介词in语义习得的认知研究 |
英汉“施力”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词化模式分析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3) |
38 |
1111051034 |
钱岑 |
汉英颜色词多义现象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
隐喻视角下汉英颜色词多义性的生成— 以汉语“黑”和英语“black”为例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21) |
39 |
1111051035 |
杨幼丽 |
模因论视角下的博物馆文物翻译研究—以宁波地区博物馆内的文物翻译为例 |
英汉语言中关于动物“牛”的隐喻分析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36) |
40 |
1111051036 |
范晓 |
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屈折语素的在线处理研究 |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18) |
41 |
1111051037 |
卢建华 |
有岛武郎的女性观研究——以《一个女人》为中心 |
《关于日文的“娘”字和中文“娘”字的意义对比》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21) |
42 |
1111051038 |
关欣 |
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日语单词视觉和听觉的认知——汉字单词、平假名单词、片假名单词的比较 |
汉日语言中省略表达方式的比较研究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21) |
43 |
1111051039 |
马骎骎 |
日语学习者汉字词处理研究——以形态·语音相似度为中心 |
从汉日同形词“马上”看中日两国对“马”的认知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15) |
44 |
1111051040 |
吴晓莉 |
中岛敦文学中的不安意识 |
中日语言中“虫”惯用语的比较考察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30) |
45 |
1111051042 |
柳圣 |
日本花道的传承研究 |
小议网络语言的分类及日语释义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24) |
46 |
1111051043 |
陈颖杰 |
关于日本人镜信仰的研究 |
汉日成语中“花”隐喻的对比研究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18) |
47 |
1111051044 |
吴艳 |
志贺直哉的自我意识——以前期作品为中心 |
关于日语中叠词结构形容词的研究 |
景德镇高专学报 |
2014(1) |
48 |
1011051049 |
李敏 |
汉英小品文中语法衔接手段的对比及其翻译策略 |
英汉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和语用功能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2012(33) |
49 |
1011051065 |
李瑶琴 |
中国学生英语介词in和into的习得研究 |
英汉海洋文化影响下相关习语的对比研究 |
《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 |
2012(15) |
50 |
1111051045 |
陈盈盈 |
英汉语中“mouth(口/嘴)”的隐喻和转喻及其界面对比考察——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
基于语料的汉英人体词“耳(ear)”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18) |
51 |
1111051046 |
周京励 |
汉英习语中隐喻和转喻及其界面的认知对比考察——以汉语四字格习语为基点 |
关联整合模式下汉英植物习语的认知对比研究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27) |
52 |
1111051047 |
张彦彦 |
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对二语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 |
英汉“脚/足”的多义网络对比研究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12) |
53 |
1111051048 |
朱钱儿 |
英汉维度形容词的语义与句法的类型学研究 |
动词词化模式与主题相关性研究—以《唐诗三百首》为语料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15) |
54 |
1111051049 |
黄金金 |
英汉语情感类心理动词的认知语义对比研究 |
情感类心理动词的再分类及其语义分析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6) |
55 |
1111051050 |
周斐 |
国内英语教材课后练习词汇呈现方式研究--以中、高级英语教材为例 |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域运用原型理论考察英汉复合词的语义构建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18) |
56 |
1111051051 |
张姣 |
汉语词汇化对英语词汇推理加工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 |
轻动词理论视角下的使役结构研究 |
现代语文 |
2012(12) |
57 |
1111051052 |
李少敬 |
中国学生英语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代词误用现象研究 |
英汉使役动词的词化模式与词化程度对比分析 |
现代语文 |
2012(12) |
58 |
1111051053 |
徐玉萍 |
商务询价函与回价函中模糊语言的框架语义对比研究 |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英汉多义词的对比研究-----以“水”为例 |
《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 |
2012(21) |
59 |
1111051054 |
杨艳琴 |
二语习得中代词和反身代词不对称习得研究 |
从约束论看英汉语代词和反身代词异同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9) |
60 |
1111051055 |
万珍 |
“译释论”视角下的典籍英译研究--以《离骚》英译本为例 |
从PRO和pro看汉语中的空为主语和空位宾语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3) |
61 |
1111051056 |
庄金樱 |
中国学生英语单词拼写中的词汇和亚词汇信息加工 |
从奈达对等理论看阿瑟韦利和许渊冲英译本《道德经》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21) |
62 |
1111051057 |
叶爽 |
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的概念隐喻实证研究 |
中国领导人政治讲话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30) |
63 |
1111051058 |
程新宇 |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二语限时写作中词块运用水平及其与写作成绩关系的研究 |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商业广告的汉译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15) |
64 |
1111051059 |
魏军丽 |
汉英对应词语单位的篇章类联接对比研究 |
语域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12) |
65 |
1111051060 |
郦玉燕 |
范畴化在二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
从回归性和异归性论文化翻译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21) |
66 |
1111051061 |
黄龙 |
L1和L2英语硕士论文摘要中概念语法隐喻对比研究 |
汉语三字格习语概念合成的认知考察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3(21) |
67 |
1111051062 |
关青梅 |
英汉语言学类学术书评的级差资源对比研究 |
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翻译之再探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12) |
68 |
1111051063 |
何洁玲 |
英汉基本颜色形容词语义、句法及界面研究 |
空间维度形容词“深”的基本义、转喻义和隐喻义的研究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12(18) |
69 |
1111051064 |
龚鹏程 |
英汉语中隐喻和转喻及其界面研究——以政治类演讲为例 |
从控制动词角度谈PRO分布 |
现代语文 |
2012(12) |